会泽县驾车乡:黄金谷畔醉山光

这里,是十多年前就在央视《地理·中国》栏目中榜上有名的“乌蒙黄金谷”,是在中国绝无仅有的、5亿年前就初步形成的“结核石”(当地人称“铁胆石”“元宝石”)发源地,这就是位于会泽县驾车乡迤石村的“迤石大峡谷”。

“黄金谷”中的“元宝石”之谜
早在2014年3月14日,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就用24分零9秒的长视频,以“乌蒙黄金谷”为题,解锁了“黄金谷”中的“元宝石”之谜。

十多年前的一天,当地群众在一个河谷内发现一棵“元宝石”,因长相完美且表面布满金色颗粒,被外地商人以数万元高价购买。很快,群众们纷纷到这个河谷开始淘金寻宝,随着河谷里发现了大量金光灿灿的石头,群众们就把这条原来叫“迤石大峡谷”的河谷称做“黄金谷”。

这个消息从会泽传至全国,引起了央视的注意,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组便组织记者带着科考队员亲自前往会泽县驾车乡,对这种神奇罕见的 “元宝石”进行揭秘。

央视摄制组来到 “黄金谷”,费劲周折终于找到一块巨大的“元宝石”,好几个人才将这块石头运回村里。当科研人员将这块黑色圆石表面敲开之后,漏出一层金光闪闪的金色颗粒。经过专家分析后发现,圆石表面的金色颗粒其实并不是“黄金”,而是一种类似于黄金的硫化铁晶体。科研团队再次走近“黄金谷”,对谷中的各种情况进行考察,随后发现,在谷边的峭壁上,还有大量的“圆石” 镶嵌在崖石当中。而且崖中岩石还有一层层黄铁矿。随后推算出,这种“元宝石”形成于距今2.5亿年至5.4亿年间的寒武纪早期,科学名称叫做结核石。

专家指出,结核石内的硫化铁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图案,也是沉积作用造成的结果。宽窄相间的每一个颗粒都代表了不同年代、不同地点铁离子的沉积数量、这些普通人看起来缤纷奇妙的美丽图案,恰恰记录了乌蒙山区数亿年前不同时间的降雨、山洪、气温等信息。
专家表示,“结核石”里的黄色晶体虽然不是真的黄金,但此地这种含有“硫化铁”晶体的奇异圆石,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核石的价值已经超出了金钱所能衡量的范围。当地百姓在知道元宝石里的金属颗粒是天然硫化铁之后,又满怀敬意地给它取名为“铁胆石”。

黄金谷里“石趣”多
带着对“黄金谷”的敬意和向往,近日,会泽县融媒体中心拍摄团队带上“长枪短炮”,前往“黄金谷”即“迤石大峡谷”,领略其独特风采。


峡谷起点迤石村白布嘎小组,一条清澈的小河沿着迤石大峡谷顺流而下,当地群众介绍,这条小河叫“陶家小河”,全长16.6千米,流经驾车村和屋基村,进入东川区阿旺镇境内,最终汇入小江上游的大白河。

在迤石大峡谷,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些形态各异的石头了。它们有的浑圆、有的椭圆,无一不吸引着拍摄团队的眼球,于是大家开始了满怀期待的“寻宝”,在河岸上千奇百怪的石头中搜寻着自己喜欢的图案。

搜寻中,一大个浑圆的黑色石头映入眼帘,奇特的是,浑圆石头的顶部整整齐齐缺少了一个“盖”,那整齐的线条,就是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也得费尽心思雕琢,然而在这浑然天成的峡谷内,显然不是人为的,现场的人无不叹服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富有想象力的同事在缺“盖”的地方放入三个小石头,一张憨态可掬的“熊猫脸”便出现在眼前,仿佛在微笑着欢迎我们,这不是活灵活现的“石语”吗?

再往前走,又是一个浑圆的石头鹤立鸡群般出现在碎石中,不同的是,这个石头的表面呈现出铁红的一圈圈螺纹,如古树的年轮般,在灰褐的石体上拓印出光阴的褶皱,那轮环里,嵌着风的划痕、雨的泪痕,还有岩层深处不肯褪色的倔强,像大地埋下的一枚印章,以沉默的环形,盖在荒野的册页上,每一道纹路都是时光的落款。

当我们惊异于这个石头上“年轮”的精致时,只听同事一声惊呼,原来,他寻到了另一枚更加奇特的“宝石”,我们不由得循声奔去,同事的手中,拿着一枚铅球般形状和大小的石头,奇特的是,石头的两旁是两枚对称的“耳机”,仿佛一位自然雕琢的聆听者,“戴上耳机”以千万年的姿态,把所有风雨的故事、所有自然与时光的对话,都化作岁月的年轮,刻在每一道斑驳的痕迹中。


最奇妙的莫过于距离源头不远处的“鼓震山河”石头,不论从什么角度看,这个硕大的石头都像极了一面大鼓,随手抡起鼓槌敲下去,仿佛听到了鼓震山河的回响。更为奇特的是,“鼓震山河”的旁边,一座三角形的白色山崖如刀削斧劈般屹立于河床上,和这面“大鼓”相映成趣,仿佛刚刚听到左边的擂鼓呐喊,右边的大船就立即扬帆起航。一如勤劳奋进的驾车人在“鼓震山河”中迎风扬帆,满载驾车的美丽山河,幸福生活、浓浓乡愁奔赴诗和远方。

黄金谷里的石头,每一个都带着独特的韵味,有的像大自然未加修饰的水墨丹青,以风雨为笔、时光为墨,在冷硬的岩石上晕染出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有的如传说中神秘的飞碟,每一块石头,都是一本无字的书。它们的语言,藏在纹路的深浅里,藏在质地的硬软中,藏在与天地相拥的姿态间。

黄金谷畔醉山光
你以为黄金谷里只有石头最有趣吗?错了!黄金谷畔那险峻的山峰同样醉人。看,入口500米处的“擎天一柱”,它以绝壁为基、以云涛为幕,如神工铸就的天柱,直插霄汉。任岁月风刀霜剑,依旧傲然挺立,撑起一方天地的巍峨与苍茫,在山河间写就不朽的磅礴传奇。亦如大地甩出的一支墨笔,在灰蒙的天幕下,以孤绝的姿态直刺苍穹。


再看,近处山腰上的那一尊石像,不正像一只巨大的鸵鸟正昂首仰望吗?岩壁的肌理粗糙如岁月的掌纹,深浅不一的沟壑里,嵌着风雨冲刷的印记。游客在仰望它,它却在仰望更高的顶峰,游客和它仰头的刹那,脖颈的酸意也成了与它对话的注脚。这巨大的鸵鸟是沉默的守望者,以千万年的姿态,凝视着山谷的潮起潮落。仰望望着它,仿佛能听见地质运动时岩石断裂的轰鸣,能看见时光在它身上层层剥落的簌簌轨迹。

西边那四个石峰连成的形状,不正是一位仰天而卧的“睡美人”吗?以天为被、以山为床,静听风雨、悠然而眠。此时此刻,让“美女”魂牵梦绕的,定是故乡的青瓦白墙、田埂炊烟,是舌尖的乡愁、亲人的模样,更是那份“不负故乡,不负向往”的滚烫信仰。还有那座“凹”字形山脉右边那憨态可掬的“熊出没”,犹如天然的画框里,山野写给自然的温柔诗行。


黄金谷畔多奇峰,峰峦叠翠,形态万千。你说它像苍劲的古松,它便挺立于云巅,透着不屈的风骨;你说它像翩跹的仙子,它便凝眸于幽谷,漾着清雅的神韵;你说它像雄踞的巨兽,它便蛰伏于山麓,藏着磅礴的气势。这里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没有刻意修饰的匠气,唯有自然的随性挥洒,将天地灵气揉进山石肌理,让每一座峰峦都带着原始的野趣与自在的韵味。


快来驾车乡的黄金谷吧!在这里,你尽可在河道里“寻宝”,于草木间邂逅未知的惊喜;可以投身清澈见底的陶家小河,任清凉漫过脚踝,洗去一身暑气与浮躁。抬眼是形态万千的奇峰,三分形似七分想象,每一座都藏着独有的意趣;俯身能触摸原生态的农耕肌理,看田垄蜿蜒、听蛙鸣稻香,感受乡土岁月的温润。这方未经雕琢的秘境,藏着自然的野趣与生活的本真,等你来赴一场治愈身心的邂逅,把惬意与欢喜装满行囊。
记者:代玉春 董学莲 何辉 杨梅
通讯员:姚贵祥 曾招志 编辑:袁蓉卉
校对:邓辉 审核:刘光信
| 我也说两句 |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