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东北抗战遗迹寒葱岭密营遗址的发现始末

媒体:原创  作者:吉林省敦化市林业局
专业号:吉林省敦化市林业局 2020/9/14 14:10:3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并以此为借口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军民奋起反抗,在东北大地开展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日寇为了断绝老百姓和抗联队伍的联系,自1933年4月开始建立“集团部落”,把老百姓归集到“集团部落”里由日军掌控。百姓失去了自由,无法再支持抗联队伍,为抗联队伍提供物资。抗联队伍被日寇逼入了绝境。抗联将士孤立无援只好躲进深山修建密营,在密营里储备物资、医治伤员、学习、生活、训练队伍、缝制衣服。在那个特殊时期,东北抗联离开了在深山里修建的密营是无法生存的。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给抗联将士带来温暖让他们赖以生存的深山密营也逐渐被湮没在了历史的风尘中。

时间推移到2013年8月,敦化市林业局对基层林场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把李玉君调至寒葱岭林场任场长。当时敦化市林业局为适应国有林场改革转型发展,正号召全局开展 “二次创业,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活动。寒葱岭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寒葱岭伏击战”的战迹地。1939年9月24日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将军在寒葱岭指挥了“寒葱岭伏击战”,击毙了日军松岛讨伐队队长,俘获了众多的战利品,这场伏击战为众人所知。寒葱岭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一年四季景色怡人,葱岭红叶远近闻名。李玉君当时想寒葱岭既拥有红色基因,又拥有丰厚的自然景观,能否把寒葱岭的红色文化与森林旅游结合到一起开发森林红色旅游项目。他的这一想法得到敦化市林业局党委同意后,他带领职工开始正式筹建寒葱岭红色旅游观光区,并详细地对寒葱岭辖区内的资源情况进行了踏查。

他在踏查过程中发现寒葱岭林场56林班内有一块林地的地形非常奇特,这块林地已经被列入了当年的采伐计划。这块奇特的地形引起了他的思索,他想这块地的地形这么奇特,之前曾有老职工在块林地附近发现过疑似烈士的遗骨,职工刘明田和附近马五店村的村民张合弦2008年还在寒葱岭55林班内捡过两支汉阳造的套筒步枪。带着心里的这些疑问,他果断停止了对这块林地的采伐,并把这块林地有效地保护了起来。

一晃三年过去了,在这三年里,他带领林场57名职工成立了寒葱岭枫颐园林农产业合作社,建设了寒葱岭红色旅游观光区,成功地帮助林场25名职工在红色旅游观光区内就业赚取工资,摆脱了贫困。但他从没有忘记这块奇特的林地,就想找个明白人来看看这块林地。

2016年9月,适逢参与撰写《陈翰章将军传》,抗联历史研究专家、敦化市党校研究室主任张彦夫来到了寒葱岭。他与李玉君考察这块地后,认为应该和抗联有很大联系,需要请专家考证。为此,由张彦夫出面邀请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专家史义军到寒葱岭勘查。史义军很快接受邀请,并约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军事历史专家刘志青同行。

敦化市政府协调了敦化市革命老区促进会,敦化市档案局等14个相关部门于2016年10月31日同刘志青、史义军两位专家一同参与了这次勘察。陈翰章将军的外甥鄢成也参与了这次勘察。史义军随身携带了一本抗联密营草图,翻开草图进行比照,这块地完全符合抗联密营的构造。两位专家根据密营的军事布局找出了当年抗联战士构筑的“之”字型战壕,密营营房、南北大炕、锅台、灶坑、菜窖、菜地、哨所和多处散兵坑。

经过勘查两位专家凭借多年对东北抗联密营的研究,一致认定这块林地是东北抗战时期留下的密营核心遗址,并且这处密营遗址保存的如此完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是迄今为止他们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密营核心遗址。

当天下午,两位专家会同敦化市14个部门的领导,在敦化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认证会。会议充分认证了寒葱岭密营的真实性。刘志青认为密营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需要有权威的专家再进行一次论证。两位专家回北京后,为寒葱岭密营遗址的论证做好了充分准备。

2017年4月26日两位专家又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研究员、战术专家孙乃祥和郑守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二战史专家肖石忠,国防大学政治工作教研部教授左晓柱,到寒葱岭密营遗址进行实地勘察、论证,敦化市政府14个部门领导也再次参与这次勘察、论证。史义军拿着探测仪在密营当场探测出抗战时期用的炉箅子、铁条、马蹄灯等抗战遗物。

4月27日下午,6位专家和14个部门领导在市政府召开了论证会。军事专家孙乃祥在论证时讲,通过实地考察,寒葱岭密营遗址完全符合东北抗联密营的军事布局。地形从军事层面讲适合上山隐蔽,下山作战。地物适合抗联战士休养生息。寒葱岭密营的“之”字形战壕选址和设计异常巧妙,具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和战术意识,70多年过去了战壕还有1米多深,说明这是当年战士和骡马都能通过的一个典型战壕;郑守华在论证时讲,寒葱岭密营遗址基础设施非常完备,功能齐全,其典型程度超过以往所见密营,应进一步挖掘,建立起国防教育基地,教育和激励后人;左晓柱在论证时讲,寒葱岭密营的设计具有专业的军事技术含量,密营遗址的发现意义非常重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很好的进行保护和传承;肖石忠在论证时讲,寒葱岭密营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抗战军事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寒葱岭密营的研究;史义军在论证时讲,根据多方查找的资料,如《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献汇集》、《陈翰章日记》等史料记载,寒葱岭是东北抗联重要的活动区域。抗联老战士朴春日1962年回忆,200多人曾在寒葱沟休整(寒葱岭建场之前被称为寒葱沟),结合实地考察寒葱岭密营应是1933年到1939年建设拓展和完善的。交通壕边生长的一些树木从年轮、粗细程度及树根往下生长的形态看符合抗日战争70多年的时间范畴,寒葱岭密营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功能设施比较集中的全国罕见的密营遗址;史料也记载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陈翰章、金日成、侯国忠、崔贤都曾在寒葱岭战斗和生活过,建议寒葱岭建立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刘志青讲,寒葱岭密营功能非常齐全,密营位置窝风向阳,设置合理,离公路和水源不是很远,却又适合隐蔽,符合抗联密营选址的军事常识,探测时发现的抗战遗物马蹄灯说明了寒葱岭密营在当时是具有一定军事地位的。最后,六位专家一致认定寒葱岭密营是东北抗联长期生活和作战的重要核心区域,是目前发现的军事特征最显著、保存最完整的抗联密营遗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专家通过论证,一致认定寒葱岭是抗联密营遗址的结论是正确的。同时提出在寒葱岭附近还存有东北抗联密营遗址。敦化市政府对军事专家的认证和论证形成了会议纪要。

会后,根据专家的建议,在敦化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寒葱岭以“ 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战迹、密营文化”为主题,以东北抗联重要人物、事件、战迹为线索建设了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展出照片、史料、实物以及在寒葱岭密营挖掘的抗战遗物等 3000余件。展馆内容分为《东北沦陷、奋起抗战》、《组建联军、共赴国难 》、《血洒白山、英魂长存》、《侵华史料、铁证如山》《密营遗址、民族记忆》五个部分,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情景再现了东北抗联将士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专家确定在寒葱岭附近应该还存有东北抗联大型密营遗址群。寒葱岭又对核心密营周围的沟系和山脉进行了大密度踏查,2017年9月20日在59林班内发现“寒葱岭伏击战”战迹地遗址,战迹地有战壕334米,菜窖4个,密营遗址3处,水井一处,散兵坑(掩体)420个,密营范围面积2.569公顷(发现);2017年10月5日在45林班内发现环形战壕842米,菜窖6个,抗联房屋遗址10处,水井一处,散兵坑(掩体)360个,密营范围面积为2.194公顷。

寒葱岭密营遗址和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建成后,到寒葱岭重走抗联路,到密营文化展馆参观的人员已达数万人次。寒葱岭密营遗址作为传承东北抗联文化精神的重要基地先后被授予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寒葱岭研究基地、吉林省红色教育基地、青少年采风教育实践基地、延边州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州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州革命老区精神教育基地、州民主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李淑杰)

注:参考文献《东北大讨伐》169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348页

《吉林省敦化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敦政纪要(〔2016〕21号)

《吉林省敦化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敦政纪要(〔2017〕17号)

《东满抗日斗争烽火》238页,《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献汇集》

《东满抗日斗争烽火》236页,《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献汇集》

《金日成回忆录》82页

阅读 891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