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鹮 Glossy Ibis
学名:Plegadis falcinellus
鹈形目 鹮科 彩鹮属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体长48-66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485-580克。体型略小(60厘米)的深栗色带闪光的鹮。看似大型的深色杓鹬,上体具绿色及紫色光泽;虹膜褐色;嘴近黑色;脚绿褐色;脸部裸露,裸皮及眼圈铅色;颈、上背、肩和最内侧翼上覆羽色深。头部除面部裸出外皆被羽,体羽大部为青铜栗色。叫声是带鼻音的咕哝声,于巢区发出咩咩及咕咕的叫声。
生活习性
结小群栖居沼泽、稻田及漫水草地。夜晚成直线排列或编队飞回共栖处。与白鹭及苍鹭混群营巢。彩鹮栖息于浅水湖泊、沼泽、河流、水塘、水淹平原、湿草地、水田、水渠等淡水水域,有时也到海边水泡、沼泽、河流入海口和其他海域生境。
白天活动和觅食,晚上飞到离觅食水域较远地方的树上栖息,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伸出到尾羽的后面。
飞行时主要靠两翼鼓动,但其间也进行滑翔,飞行时呈密集的小群或呈拖长的“V”字队型飞翔。两翅煽动较快,滑翔技巧亦很好,善飞行,通常飞行距离较远。有时飞得很高,然后又头朝下的急剧落下。
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虾、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吃蛙、蝌蚪、小鱼、蜘蛛和小蛇等小型脊椎动物,通常单独或成小群觅食。
觅食时一边在水边慢步行走,一边将长而弯曲的嘴插入泥地或浅水中探觅食物,或者捕食所看见的表层食物。有时为了探觅水底食物甚至将整个头部完全浸入了水中。有时也跑动追捕食物。白天觅食、晚上回到栖息地树上栖息。
彩鹮连续6年在剑湖湿地保护区内监测到活动痕迹,并在2019年记录到彩鹮自然繁殖成功孵化3只幼鸟的影像资料,是云南首次记录,为科学研究彩鹮生殖习性等提供了翔实的影像资料。
居留型
迷鸟。
分布
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非洲、美洲中部,包括中国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地。
图文:剑湖湿地管护局 科研所
编辑:张杰
审核:王开华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