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大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精心设计了这组宣传海报,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魅力。让我们凝聚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共同努力,携手前行,共建繁荣永续的地球家园。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设立该纪念日,最初定于12月29日,后为呼应《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时间,2001年起正式调整为每年5月22日。这一调整旨在通过公共教育提升全球民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推动公约执行。
生物多样性涵盖基因、物种与生态系统三大层次,构成维系地球生命网络的基础。当前全球正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推进2030年保护目标,我国作为公约首批缔约国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联合国呼吁公众通过清理环境、减少生态干扰、参与科普活动等方式践行保护。我国通过立法实践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如《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等区域性探索,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治理提供示范。生物多样性不仅关乎物种存续,更是粮食安全、医学发展和气候稳定的基石。
丽江生物多样性概况
丽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腹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了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被世界保护联盟(IUCN)确定为中国横断山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丰富的物种资源:丽江现有高等植物4500余种 ,种子植物3600余种,特有植物种类超500种,濒危植物超100种,药用植物超800种,花卉植物超300种。玉龙雪山是世界著名的植物标本模式产地,国际上以丽江山水、地名命名的植物新种和变种上百种,这里也因此被冠以“高山植物王国”和“药材之乡”。在动物方面,全市共记录兽类112种、鸟类446种、两栖爬行类51种、鱼类70余种 ,滇金丝猴、云豹、林麝、喜马拉雅红豆杉、高寒水韭、玉龙蕨等众多珍稀物种在此繁衍生息。
多样的生态系统:丽江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海拔高差达4580米,拥有森林、湿地、高山等多样化生态系统。从大的范围看,基本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和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地带,还包含亚高山灌丛草甸植被和流石滩苔荒原植被。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种类繁多;拉市海高原湿地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独特;高山生态系统则有着高山草甸、流石滩苔荒原植被等独特景观 。
持续的保护行动:丽江市坚持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已建成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包括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不同类型保护地的保护网络体系,各类保护地面积达20多万公顷,使得85%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得以有效保护。近年来,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森林、湿地面积不断增加,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恢复发展,滇金丝猴、鹤类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明显增多。
丽江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丽江生物多样性具有多重深远意义,不仅是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生态安全基石:丽江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是重要生态屏障。丰富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能有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风险,降低金沙江泥沙含量,保障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多样的生物群落还能调节区域气候,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韧性,稳固生态平衡。
经济发展引擎:丽江生物资源为特色产业注入活力。当地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发展滇重楼、木香等特色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以高山花卉为基础,培育玫瑰、百合等花卉品种,形成集种植、销售、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景观更是旅游业的核心吸引力,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相关产业发展。
科研文化宝库:丽江是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众多珍稀特有物种,是研究物种起源、进化及生态适应性的天然实验室;同时,纳西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理念,如纳西族“署”自然观,将自然万物视为神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了文化启示。
国际保护示范:丽江作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是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开展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等行动,丽江在濒危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示范案例,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生态保护领域的影响力。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石,对生态系统稳定、人类生存发展、地球可持续性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例如,蜜蜂等传粉者为植物授粉,确保植物繁殖,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狼控制鹿群数量,防止植被过度啃食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提供物质资源: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依赖生物多样性。农作物、家禽家畜为人类提供食物;棉花、麻等用于制作衣物;木材用于建筑和家具制造;许多药物也源自天然的动植物,如青蒿素从青蒿中提取,用于治疗疟疾。
调节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有助于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源。森林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减缓全球变暖;湿地能够过滤污染物,净化水质;植物的蒸腾作用还能促进水循环,对气候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往往是旅游胜地,如拥有独特动植物资源的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等,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同时,生物多样性还为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提供了发展基础,促进经济繁荣。
承载文化与科研价值:许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与特定的生物和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往往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此外,生物多样性是科学研究的宝库,通过对不同生物的研究,人类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推动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的发展。
倡导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个人可以践行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倡导行为:
节约资源:节约用水,避免长流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因能源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绿色消费:选择可持续生产的产品,如购买有森林认证的木材制品、可持续渔业认证的海鲜等;优先选择本地、当季的食物,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拒绝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如象牙、犀牛角、虎皮等,抵制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减少污染: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自带环保袋、水杯等;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来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
保护栖息地:不随意破坏自然栖息地,如湿地、森林、草原等;如果有庭院或阳台,可以种植本地植物,为鸟类、昆虫等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参与保护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植树造林、海滩清洁、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等;支持环保组织的工作,通过捐款、参加活动等方式,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传播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利用社交媒体、个人博客等平台分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和故事,扩大影响力。
尊重生命:不随意捕杀或伤害野生动物,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及时联系专业的野生动物救助机构;在野外活动时,保持适当的距离观察野生动物,不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
倡导政策支持:关注政府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和法规,积极参与公众意见征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和建议。
滇金丝猴
白点鹛 乔丽华/摄
黑顶噪鹛 乔丽华/摄
棕腹仙鹟 乔丽华/摄
凤头鸊鷉 郭建全/摄
紫水鸡 王以彬(北窗)/摄
苍鹭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