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首部湿地保护法已正式施行3年时间。3年来,在湿地保护法的保驾护航下,我国在湿地保护修复、湿地资源监管、湿地履约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人逐水而居,聚而为城。城市血脉里奔涌着汲自江河的清流,又托付给“地球之肾”——湿地。它悄然以青绿怀抱,沉淀尘嚣,涤净浊水,复还澄澈,终成生灵共饮之甘泉。
日前,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上,我国9个城市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我国“国际湿地城市”已达22个,居全球首位。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既是履行《湿地公约》义务的体现,也是不断提升国际湿地城市建设水平的有效举措。
拉萨-拉鲁湿地
“国际湿地城市”是《湿地公约》于2015年提出的新型认证体系,旨在促进城市发展与城镇化过程中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我国“国际湿地城市”南北覆盖寒温带哈尔滨至热带海口,东西贯穿海平面盐城至高原拉萨;湿地类型兼顾滨海区东营和福州、长江流域武汉和九江与内陆干旱区银川;整体布局既考虑地理空间均衡性又兼顾湿地城市类型代表性,形成了科学系统全域的湿地保护网络。
根据国际湿地城市的认证标准,我国也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认证标准。从获得认证的湿地城市建设现状看,其发展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在于,无论城市大小,无论北方南方,都是通过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不断改善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宜居的生活空间,都是管好、用好自己的湿地。个性特色体现在湿地资源类型、湿地保护修复、科普宣教和合理利用等多个方面。比如,东部地区因为经济发达,生态旅游、游学、宣教等丰富多彩、亮点纷呈。西部地区经济资源不及东部,在这种情况下,就重点做好湿地生态保护,守护好特色湿地资源。
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荣誉后,这些城市地方政府将充分利用这一新的国际品牌,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探索智慧管理模式、强化生态修复、巩固保护成效等多项举措,继续探索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利用平衡的主流工作和特色路径。同时,各湿地城市也将进一步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参与度,增强人们的湿地保护意识。
浙江杭州-中国湿地博物馆
国际湿地城市的认证还为相关城市创造了推广宣传的机会,各项活动的举办更是提高了其知名度,但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有效期为两届缔约方大会周期(一般为6年)。6年后,如果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做得好,就续期。如果不好,不仅不再续期,牌子也会取消。由此可见,做好湿地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
刚刚圆满结束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也发布了多项成果:举办部长级高级别会议、发布《维多利亚宣言》、为全球获认证的湿地城市颁牌,通过了公约的第五期战略规划和中国提交的两项大会决议。对此,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吕偲告诉记者,“这些会议成果对于国际湿地城市今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湿地城市可以借鉴缔约方大会上提出的新主张、新理念用于自身城市的湿地保护修复与发展建设。比如湿地公约的战略规划,为未来整个全球的湿地保护事业指明了方向;中国提出的制定并落实好迁飞通道保护的国家行动计划、促进湿地保护修复等新技术和传统知识应用等决议,也是全球领先的理念。这些都在国际湿地城市未来发展中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未来国际湿地城市相关操作指南和认证标准也会不断更新,湿地城市的建设发展也要根据更新的指南不断作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采取更有效措施解决城市空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福建福州-山仔水库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以此为根本遵循,特别是在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建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监测、湿地与城乡人居生活环境质量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解决了城市发展与加强湿地保护之间面临的挑战、妥善处理城市扩张、人口增长与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地合理利用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逐步构建起城市、湿地与人共享幸福空间、绿色发展的国际湿地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是履行《湿地公约》的生动实践,是采取系统创新措施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湿地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林草局湿地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国际湿地城市的发展建设要从构建齐抓共管的湿地保护工作格局、强化湿地保护制度保障和科学支撑、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和监督管理、探索湿地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路径等方面下功夫,用科学理念、创新实践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绘就城市与湿地共生、发展与保护共赢的壮丽画卷。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张红梅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