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媒体:《云岭之窗》杂志社、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内详
专业号:拉市海保护区管护局 2025/5/28 10:22:4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考察云南都强调了云南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并对云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开创云南生态安全新局面。

图片

滇池是昆明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城市名片。近年来,昆明市持续推进“滇池旅游黄金岸线”建设,通过绿道联通、功能整合、景观提升,不断增强滇池片区公共服务能力和城市生态功能。滇池绿道如翡翠缎带,串联起8个湿地、20余个古村,与阳光、蓝天、植物等自然元素相呼应,吸引游客前往休闲、骑行、拍照打卡。云南日报记者 张雁群/摄

云南生态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云南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推动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展现新面貌,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

生态文明体制创新的辨识度显著提升。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守护一方青绿,制定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推动赤水河流域跨省(云贵川)横向生态补偿,建立珠江流域省内跨州(市)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成功创建2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累计建成40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初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一项项生态文明体制创新举措正在云岭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生态修复保护的实效性显著提升。坚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持续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累计建成国际重要湿地5个、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0.48万公顷、修复草原生态1283万亩。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拯救和保存了大批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资源。深入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在绿水青山间书写着云岭大地保护发展新答卷。

图片

洱海湿地。郑兴/摄

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率显著提升。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10个标志性战役,2023年度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为优秀。2024年,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1%,细颗粒物平均浓度20.5微克/立方米,均保持全国前列。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均为Ⅱ类及以上,重点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达93.87%,连续8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生态安全监管的覆盖面显著提升。完善天空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灾害性天气、生态安全气象、区域生态质量评价等监测预警有序开展。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闭环管理机制,建设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综合防御体系,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全链条责任体系,扎实推进有害生物防控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精准性的生态安全监管举措,为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保驾护航。

生态国际合作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等多(双)边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与湄公河国家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环境能力建设、环境技术援助、公众环境教育等务实合作,绿色澜湄合作样板持续释放新动能,澜湄合作成为地区合作的“金色平台”,共同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生态交流合作故事。

图片

双江县茶园。临沧市委宣传部供图

奋力开创云南生态安全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我们将充分发挥省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牵头抓总作用,推动监测、会商、专家咨询等工作机制落实,不断提升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应急处置能力,构建部门联动、立体高效的生态安全防护体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

图片

位于哀牢山境内的南恩瀑布。刀雪锋/摄

在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上走在前列。积极拓展COP15后续效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样板区。强化重点区域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积极推进国家植物园、生态文明示范等创建,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防控,抓好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物种抢救性保护。守牢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推进“绿盾”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抓住创建国家公园的契机,加快创建亚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贡山、哀牢山国家公园,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建立完整统一的管护制度和标准,推动我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科学化。

在持续提升环境质量上走在前列。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实施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积极开展高原湖泊内源污染治理攻关,加强六大水系综合治理,建立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长效机制,加快实现劣Ⅴ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全面消除目标,确保一江清水出云南。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扎实推进建筑垃圾等6大类固体废物处置三年行动。统筹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压实矿山、尾矿库生态修复责任,打好磷石膏综合治理攻坚战,加强固体废物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创新融资渠道,提速项目建设,加强工业、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持续开展“生态为民”行动,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图片

俯瞰高黎贡山。艾怀森/摄

在防范化解生态安全风险上走在前列。以高黎贡山地区为重点,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围绕国家政策支持方向积极谋划储备项目,全力争取资金支持维护生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速监测技术数智化转型。协调推进国家区域性特殊危废集中处置中心建设。搭建省级环境应急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环境应急响应机制,妥善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依法依规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和评估,及时发现、有效处置重大生态环境风险。

在立足生态优势增强发展后劲上走在前列。坚持带污染的钱再多也不赚、带污染的项目再大也不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让绿水青山更好造福人民。深入推进“碳汇云南”行动,加快林业碳汇开发,不断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培养储备一批专业人才,支持各地谋划实施新的林业碳汇项目,加快把我省广袤的森林变为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加快碳足迹核算地方因子库建设,做好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推动绿电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高质量建设一批零碳园区,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同时,促进地方绿色发展。持续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让绿色“云品”成为云南农业的“金名片”。用良好生态环境进一步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打造“旅居云南”新品牌,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

来源:《云岭之窗》杂志社、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阅读 26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