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鸥在芦苇荡安家落户,斑海豹在滩涂晒起日光浴,丹顶鹤雏鸟正练习飞翔……”8月21日,央视新闻客户端、CCTV-13《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等多平台连续聚焦辽河口国家公园候选区,向全国观众展示辽东湾的生态盛景。国家级媒体的集中报道,不仅令辽河口再次“出圈”,更传递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强烈信号。
黑嘴鸥在碱蓬草滩涂繁殖。
央视报道指出,辽河口拥有我国最北河口湿地,芦苇沼泽面积居亚洲第一,碱蓬滩涂织就举世罕见的红海滩。凭借独特的生态系统,这里已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能量补给站”,“辽河口湿地三宝”的家园。最新监测显示,今年在此繁殖的黑嘴鸥种群占全球总量六成以上;春秋两季经停的水鸟逾百万只,生物多样性指数连年攀升。
斑海豹翻滚嬉戏。
“明星物种”西太平洋斑海豹(以下简称斑海豹)同样表现亮眼。央视镜头中,斑海豹慵懒地躺在潮间带,幼崽翻滚嬉戏。斑海豹是中国唯一能在海域内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今年监测到近400只,辽河口种群的稳定增长,标志着渤海近岸生态系统的持续好转。
野化放归的丹顶鹤已在野外成功筑巢并自然孵化。
丹顶鹤人工繁育工作亦传来捷报。央视记者在市林湿局丹顶鹤繁育保护站、丹顶鹤野化放归基地现场直击,今年我市再添89只人工繁育丹顶鹤,累计野化放归数量已突破历史峰值。更可喜的是,多对丹顶鹤已在野外成功筑巢并自然孵化,实现从“保种”到“重建种群”的关键跨越。
国家级媒体的密集报道,凸显了辽河口在国家公园布局中的特殊地位。目前,全国已正式设立5个国家公园,44个候选区中已有10余个省区启动创建设立程序。辽河口作为“河海陆”交汇的典型代表,其成功经验将为北方河口型国家公园创建提供“辽宁样板”。
央视镜头里的每一帧,都是盘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我市将继续以高标准推进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进一步擦亮“候鸟天堂”生态名片,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盘锦力量。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