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 > 综合评论

鄱阳湖、区、平原与流域概念界定、生态功能及治理重点

媒体:鄱湖人家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5/10/30 7:48:08

赣鄱生态科普系列

鄱阳湖、鄱阳湖区、鄱阳湖平原与鄱阳湖流域

——概念界定、生态功能及治理重点

鄱阳湖、鄱阳湖区、鄱阳湖平原与鄱阳湖流域是长江经济带关键的生态组成部分,这四个空间概念紧密关联又各有侧重。准确界定其范围、理解其生态价值并识别治理重点,是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概念界定、空间边界与人口特征

这四个概念遵循“水体—集水区—地貌单元—水系系统”的层次逻辑,空间范围依次扩展,在边界、面积与人口分布上特征各异。

(一)鄱阳湖:季节性变化的核心水体

作为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具有“高水为湖,低水似河”的典型水文特征,湖面范围随季节变化显著。湖区内无常住居民,仅有少量渔业从业人员季节性活动于周边水域。

空间范围:丰水期(水位21米)时,湖体跨南昌、九江、上饶三市,南至进贤县军山湖,北达湖口汇入长江,最大宽度74公里,最窄处仅3公里;枯水期(水位12米)时,湖面大幅萎缩,呈现“河网型”湿地景观。

面积特征:水位变化导致湖面面积剧烈波动。星子站数据显示,2020年最高水位22.62米时,水体面积达4741平方公里;2022年最低水位6.45米时,面积仅225平方公里,相差逾20倍。常规丰水期面积约3283平方公里。

人口与活动:湖体范围无常住人口,沿湖浅滩及河口区域曾有约5万名专业渔民。2020年长江流域实施禁渔后,渔民已陆续转产转业。

(二)鄱阳湖区:湖泊的直接集水区域

鄱阳湖区是以水文边界界定的闭合集水区,人口集中于滨湖平原与河谷,其生产生活与湖泊水文动态紧密关联。

精准边界:以上游五大河流的七个关键水文控制站为界,下游至湖口,构成完整集水区。

面积与行政覆盖:总面积约2.63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16.2%,涵盖4个地市的13个县(市、区),包括多个受水文直接影响的城市片区,沿湖涉水乡镇达98个。

人口特征:总人口约360余万,呈“滨湖密集、腹地稀疏”分布。鄱阳县为人口大县,滨湖乡镇人口密度超600人/平方公里,丘陵边缘乡镇不足150人/平方公里。居民多从事农业、渔业及滨湖旅游业。

(三)鄱阳湖平原:河湖冲积形成的湖滨平原

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鄱阳湖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农业区。

精准边界:东至怀玉山脉西麓,西抵幕阜山脉东缘,南接赣中丘陵北界,北临长江。

面积规模:总面积约3.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土地面积的23.2%;耕地面积87.67万公顷,占全省37.3%。

人口特征:人口约1510.3万,密度389人/平方公里,承载全省约40%的人口。南昌市区常住人口超600万,是区域核心。约28%的农业人口从事生态农业模式。

(四)鄱阳湖流域:完整的四级水系系统

鄱阳湖流域是涵盖上述三者的最大地理单元,人口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呈现“盆地集聚、山地稀疏”的格局。

精准边界: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96%位于江西省境内,其余涉及闽、浙、皖、湘、粤五省的部分县市。

面积与水系结构:形成“支流—干流—湖泊—长江”的层级结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78%),平原岗地和水面分别占12.1%和9.9%。

人口特征:总人口约4500万,占江西省90%以上。70%人口集中于下游平原及中游河谷,上游源头山区人口密度不足100人/平方公里。产业布局呈“上游资源供给、下游生产制造”特点。

二、生态服务功能

四者在生态功能上各有侧重,从局部调节到系统支撑,形成互补协同的生态服务体系。

(一)鄱阳湖:水体主导的核心生态服务

洪水调蓄:年均调蓄洪水量约300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五河及长江干流防洪压力。

水源供给:为沿湖约1000万人口提供饮用水,支撑200万亩农田灌溉。

渔业资源:拥有鱼类130余种,历史上年渔获量约5万吨,是沿湖渔民重要生计来源。

气候调节:水体蒸发调节局部气候,使湖区年均气温较周边低1—2℃。

(二)鄱阳湖区:湿地主导的生物多样性服务

候鸟栖息:是全球83%的白鹤、80%的东方白鹳越冬地,带动观鸟旅游年创收超20亿元。

水质净化:湿地植物年净化入湖污水约10亿吨,有效削减氮、磷负荷。

碳汇功能:湿地土壤年固碳约200万吨,是区域重要“碳库”。

(三)鄱阳湖平原:农业与人居主导的生产生活服务

粮食生产:1500万亩耕地水稻年产量占全省30%,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人居与经济承载: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支撑南昌、九江等城市发展,承载全省60%的GDP。

旅游休闲:独特景观年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带动文旅就业80余万人。

(四)鄱阳湖流域:系统主导的跨区域综合服务

水源涵养:上游森林覆盖率63%,起到“绿色水库”的涵养作用。

生物廊道:形成从山地到湖泊的连续生态廊道,为珍稀物种提供栖息与迁徙通道。

航运功能:主干流可通航千吨级船舶,年货运量超1亿吨,是连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水道。

三、生态治理

当前四者面临生态挑战与人口产业压力交织,需实施差异化治理策略。

(一)鄱阳湖:应对水文节律失衡与渔业转型

核心问题:枯水期提前延长,水生植被退化,鱼类繁殖与候鸟栖息受损;历史上过度捕捞导致资源衰退。

治理重点:科学推进水利枢纽建设,维持枯水期核心水域面积;严格执行禁渔制度,引导渔民转向绿色产业。

(二)鄱阳湖区:遏制湿地退化与协调人地关系

核心问题:围湖造田、非法采砂导致湿地面积缩减;生活污水加剧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威胁生态。

治理重点: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湿;划定采砂禁区,加强监管;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外来物种防控体系。

(三)鄱阳湖平原:防控面源污染与优化城镇发展

核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城镇扩张侵占耕地与水域;城市污水处理压力大。

治理重点: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严守耕地红线,划定滨湖生态缓冲带;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四)鄱阳湖流域:强化系统协同与跨省协调

核心问题:上游水土流失导致泥沙入湖;跨省水资源调度机制不完善;水资源供需失衡。

治理重点:上游推进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建立跨省协调机制,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节水。

(部分内容由AI生成    编审/生态零距离)

阅读 67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