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 > 趋势评论

兰州,沧海桑田绿的变迁

媒体:关注森林网  作者:刘志宏
专业号:森林旅游网 2011/10/9 10:49:02

兰州,沧海桑田绿的变迁

以前的兰州,你绝对享受不到南方那种特有的一望无垠的绿。黄河两岸如肺叶般的南北两山的树木在光秃秃的群山中也不过是沧海一栗。即便如此,这南北两山的树林也经历了上百年兰州人民汗水与心血的养育。在今天,黄河两岸的五泉山、白塔山、兰山、徐家山、五一山……红花绿草、林木繁茂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名片;而附近的兴隆山、吐鲁沟等去处更是花红柳绿,蝶舞鸟鸣,溪流淙淙。兰州人休闲生活,离不开它;外地人旅游观光,总要对它投去别样的目光。

兰州为两山环抱、黄河横贯中流的西北名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灿烂的明星。历史记载的南北两山森林茂密,万木葱茏,是兰州两侧天然的绿色屏障。曾经,甘肃、陕西等西北地区,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至清代,兰州还有“林泉幽闲”之地,“林木葱郁”之景,但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乱砍滥伐,导致了严重荒漠化,长期以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绵延横亘的濯濯童山,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形象。兰州人民为了改变生存环境,从19世纪中叶开始就探索开展人工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问题,到今天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

绿化南北两山是兰州老百姓多年的夙愿。在1949年以前,许多仁人志士也曾心动,也曾行动。兰州市两山造林最早见于《重修三台阁》。道光12年(1832年)陕甘总督杨遇春重修皋兰山山顶三台阁后,总嫌只有崇楼杰阁太单调,便筹措资金,雇工在三台阁四周“挖窖蓄水,栽树成荫”,上世纪40年代还残存有数株高大荫浓的榆树。1926年春,杨慕时倡导在兰州南郊开展人工造林,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命名为“中山林”,栽树时要求人工担水浇灌。1941年秋,甘肃省农业改进所为研究甘肃黄土荒山造林的技术问题,在兰州南北两山上开始了较大面积的造林实验。1942年夏,省政府成立省会造林委员会,将徐家山至金城关一带荒山命名为中正山,于次年开始造林。从1943年开始,省政府每年组织省城各机关、学校、部队等人员在南北两山植树造林。但是,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崩溃,造林资金严重不足,再加上绿化条件差、技术落后,以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直接影响树木成活的水利灌溉等因素,所植树木因极度干旱和病虫害严重,大部分没有成活。

1940年底,经济学家张心一教授出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他到任后不久,就在徐家山种树种草,进行保持水土的实验,此举开创了我国荒山绿化的先河,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不断有各地政界要人来兰州徐家山参观考察。尤其是蒋介石两次来兰州,不仅给兰州留下了许多故事,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绿化史。

19428月,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西巡视察。据有关记载,蒋介石视察兰州时,登临省政府后花园北城墙上的拂云楼,看见黄河滚滚东去,甚是壮观,可南北两山光秃无树,就问省主席谷正伦,为何不在山上种树,如此光山秃岭岂不怕苏美友人耻笑吗?谷正伦等人回答说,山坡干旱缺水不能种树。蒋介石持望远镜观察到皋兰山东侧珠子山的一株大榆树,说那样高的山顶,都有大树生长,为什么说山坡干旱就不能种树呢?蒋介石在谷正伦、张心一的陪同下,视察了徐家山种树种草的实验。在视察的过程中,他对这里种树种草,绿化荒山的实验,颇感兴趣,并连连点头称赞。视察后,亲自留下了手谕,责成省府支持、督办兰州绿化荒山的事业。同时还拨给专款两千万元,专款专用,令设机构,掌管绿化南北两山事宜,并令每年向他汇报一次造林情况。同年12月,省城兰州成立了“兰州造林委员会”,谷正伦自任主任委员。将徐家山至金城关一带荒山命名为中正山。并由该委员会负责、策划兰州的荒山绿化工作。1943年开始挖水平沟、鱼鳞坑,种植白榆、红柳、侧柏等耐旱乔灌木,至40年代末,共植树约40万株,后来存活了十多万株。

为纪念蒋介石视察兰州徐家山,种植红柳一棵,名为“蒋公柳”,宋美龄与谷正伦夫人陈白坚共同种植的两棵侧柏,命名为“姊妹树”。省政府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元月,把该山正式命名为“中正山”,并在山巅树碑一块。碑面勒“中正山”三个大字,落款是谷正伦和年款。碑文所记:“本市北岸延东之荒山,尚无定名,三十一年夏,总裁蒋公卸钺西巡,对本省市政建设多次指示,本府根据原定之五年造林计划,遵照要点,审度实事,积极进行。并组织省造林委员会主持策划,旋定名该山曰中正山资为纪念”、“爱定山之四至,东至枣树沟,西迄金城关、南抵山麓、北至山巅。”方圆约七八平方华里。

世代变迁,岁月流转。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徐家山林场,造林绿化,建果园。19927月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处于全园中心的森林风景区,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昔日荒山野岭的徐家山,如今已是绿树成荫,一片苍翠,并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对游客开放。也是兰州人民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去处。那两棵树立在中正山巅,掩映在当年栽种成活的红柳、侧柏之中的纪念碑,它是兰州人民绿化荒山的见证,也是游客驻足观瞻、照相留念的地方。站在“中正厅”下,看着满目的绿,就能感受到半个多世纪来兰州人的艰辛努力,才使得这个原本荒芜的地方蓬发了喜人的绿色,这份绿色来之不易,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起南方的湿润和得天独厚,实在干枯的很是尴尬。但是一代代兰州人发奋努力,用百倍的汗水换来的满山清凉。

对于地处内陆的兰州来说,干旱是造林绿化的最大障碍。从建国后的第一个春天起,英雄的兰州人民从开始背冰上山,植树造林。到50年代末期,背冰植树高潮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市委、市政府对绿化造林极为重视,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持续地开展人工造林运动。1957年和1958年,兰州市农林局鉴于南北两山干旱缺雨,所栽的幼树成活率低,发出了《关于背冰浇树运动的紧急通知》,先后多次发动群众背冰上山,使所栽的幼树得到冰水灌溉。1958年在甘肃省委提出“苦战三年,改变甘肃面貌”的号召下,兰州市组织开展了群众运动与专业基建相结合的南北两山绿化运动,将所有荒山全部进行了分片划段,指定各个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包干绿化。到1982年,建立起7个国营场站,兴修了一批为南北两山绿化造林服务的水利、道路等设施,发展灌溉面积9910亩,保存人工造林面积1.3万亩。

在这支绿化大军中,不乏省委书记,老将军;不乏画家,诗人,但更多的是一代代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成千上万的生活在兰州的人们,说着不同的方言,硬是用一种老愚公精神,将黄河水挑上南北两山,栽下一棵棵杨树、柳树、槐树、泡桐树,育出一片片新绿。几十年来,他们顽强不息,把爱种植在黄土中,把情播洒在心灵里,用一种渴望,一种期盼,呵护着南北两山绿色的精神家园。1983年,南北两山第一个绿化上水工程完工,黄河水首次引上了皋兰山。同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来兰州视察,提出了“种草种树,治穷致富”的号召。在100多年的历史中,兰州人民两山绿化付出了心血,也取得了骄傲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从1983年开始,南北两山人工造林面积从1万亩迅速发展到目前的58万亩——这是党政军民共建的绿色丰碑!

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种草种树形成千军万马的群众运动和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有一定的关系。195631日,共青团中央在延安召开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河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2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次大会拉开了全国大规模植树造林群众运动的序幕,也给甘肃千军万马地在陇原大地种草种树奠定了基础。32日,胡耀邦向大会作了题为《青年们!把绿化祖国的任务担当起来》的报告,从此揭开了甘肃绿化的又一个新纪元。19838月,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甘肃欣然题词,“种草种树、发展牧业是改变甘肃面貌的根本大计”。他指出,要大抓植树、种草,改变甘肃干旱面貌。要把这一活动开展起来,就要敢于批评那种认为没有水利工程就不能植树、种草的思想。一百多年前,陕甘总督左宗棠带兵进入新疆后,就从乌鲁木齐到兰州种了一路的杨柳树。别人为他写了一首诗说:“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指的就是这件事。左宗棠是个封建社会的官僚,尚且有此气魄,我们是共产党人,为什么就不行?我看,只要下决心抓,一定能搞得更好。关键是要解决那种认为无水利工程就不能植树、种草的思想。199812月,经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中共甘肃省委绿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编辑出版了《绿色丰碑——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开发文件及经验汇编》一书。书中收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及其他几位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指示,胡耀邦在甘肃视察工作中所作的指示、讲话及“种草种树,治穷致富”题词等,也收进此书,李子奇为此书写了长篇序言。《序言》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英雄的兰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建国后的第一个春天起,每年都背水上山,植树造林,历届省、市委、省、市政府都为此作出了贡献”,“特别是198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关于全国义务植树决议和胡耀邦同志‘种草种树,治穷致富’的指示,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发出了‘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伟大号召,全市党政军民迅速掀起了‘千军万马,地动山摇’地向荒山荒坡进军的群众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践证明,这些成绩都与贯彻执行胡耀邦的“种草种树、发展牧业是改变甘肃面貌的根本大计”的指示分不开的。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以来,兰州市各级政府投入南北两山绿化的资金接近9个亿,其中中央投资4.8亿元,省上投资5500万元,市上投资1.78亿元,7个县区投资1.48亿元,新增绿化面积44万亩,其中上水工程造林18万亩,“三水”造林26万亩。同时,建设完成了一大批水利、道路、防火等基础设施。目前,南北两山绿化面积累计达到58万亩,成活各类树木1.3亿株。两山绿化是在300毫米左右年降雨量的自然条件下,经过几代人和历届省市政府的不懈努力而建成的一片纯人工生态林,确实来之不易,兰州人民不畏艰难、改造山河的精神和取得的骄人成绩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容基、贾庆林、曾庆红、贺国强、彭云、万国权、许嘉璐、孙孚凌、杨汝岱、马万琪、曾培炎等先后来兰视察了两山绿化。原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2002年和2004年曾两次来兰视察南北两山绿化,并高度评价南北两山绿化“不仅为兰州林业争了光,为甘肃林业争了光,也为中国林业争了光”。

今天,抚摸着万里黄河,站在南北两山上俯瞰金城,黄河如带,绿树成荫。五一山、白塔山、徐家山、五泉山、兰山……黄河两岸四十里风情线等地方,绿色的树丛与植被已把兰州围成大西北的天然氧吧,兰州空气质量每年达到良好指标的天数已达280天以上,基本形成了一年四季天蓝、水绿、空气洁净,适宜居住与休闲的良好环境。尤其市区南河道的开通与建设,从根本上彻底治理了数十年的污染源,疏通了市区水流的动脉;再加上两岸秀木葱茏,花草茂盛,也成为市区一道新的风景线,成为兰州人又一处眷恋光顾之地。现在,兰州东起榆中兴隆山,西到永登吐鲁沟,绿海涌波,风景如画,羊皮筏子载着成千上万兰州人的绿色愿望,把古老与现代的美种植成一片不断扩大的精神新绿,让一种不屈不挠,无怨无悔的爱在丝绸之路上延伸。

或许,目前兰州南北两山的这片绿,在大西北或许只是一种绿的象征,甚至只是一片精神的寄托。可能正因为这一点,兰州人才勇于把绿色的信念种植在上百载春秋中,为和谐的人居环境拼搏,为甘肃的崛起添砖加瓦。这一片片绿色,足以叫我相信,一片再小的绿色也能穿越时空,虽然它绿的光亮只能庇佑一块无法用大小来衡量的土地,但它也会亮丽这块土地上拔节的历史!更何况每一片巴掌大的绿色连成一个绿的世界,那时,飞天的故乡将是春风年年度玉关的如诗如画的秀美山川。

是啊,兰州人民在黄河两岸种植下去的是生命的新绿,茂盛着的却是挺拔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不朽的,因为它是兰州人民焕发出的甘肃精神的真实写照!

 

作者:甘肃省兰州市雁儿湾二勘院730020刘志宏

电话:18719786896   邮箱:liuzhihong05@163.com

作者简介:刘志宏

阅读 2076

专业会员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