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季的鄱阳湖
十月,本该是秋水浩渺的季节。车子在湖岸停稳,推开车门时,我下意识地深吸一口气,预备迎接那熟悉的水汽与凉意。然而扑面而来的,只有干热的风,和风里裹挟的细微尘土。目光所及,不是记忆里接天的碧波,而是一片望不到边的赭黄色湖床,在秋阳下静默地铺展,一直延伸到天际。
湖水退得这样远,这样急。它收缩成天地交界处一道银白的细线,在日光照耀下微微颤动,像是随时都会消失的幻影。这片突然裸露的土地,裂开无数纵横交错的纹路,深浅不一,如同老人额上深刻的皱纹,又像干渴太久的唇,无声地诉说着对雨水的渴望。
生命的韧性却总在意外处显现。龟裂的土缝间,蓼草抓住了这难得的空隙,泼辣辣地生长起来。它们一丛丛、一片片,几乎覆盖了整个湖底。那红色是沉郁的,又是热烈的,像是大地用尽最后的气力,织出一幅巨大的锦缎。秋风吹过,草浪起伏,那红色便缓缓流动起来,成了这寂寥天地间唯一鲜活的脉搏。
有水,才有鱼。如今水退得这样决绝,关于鱼的故事,只能从泥滩上偶尔闪亮的鳞片,和搁浅渔船上空悬的网眼中去揣测了。我想象着它们挤在那道遥远的银线之下,在骤然缩小的水域里该是怎样的局促。那些“渔舟唱晚”的画面,已成了遥远的记忆。几只水鸟低低掠过,它们的影子落在干硬的湖底,显得那样轻,那样无所适从。鸣叫声也失了往日的清亮,带着几分寻觅不到的怅惘。
而江豚,那个关于“长江微笑”的念想,在这一刻显得格外飘渺。那些曾在碧波间自在沉浮的精灵,它们的命运与这片水域的丰歉血脉相连。当浩渺化为干涸,那灵动的微笑,或许只能隐藏在混浊的江水深处,沉默成谜。
不远处,一位老渔人坐在搁浅的船头,望着水天相接处出神。他的船像一具被遗忘的骸骨,困在陆地上。看见我走近,他递来一支烟。烟味辛辣,混在微凉的空气里。“水退得太急了,”他低声说,“像被什么东西一口吸走了似的。”他没有再谈往年的鱼汛,也没有提江豚,只是默默地吞吐着烟雾。那沉默,比四周的空旷更压得人心沉。
夕阳西斜时,天地间一片苍茫。蓼花的红在暮色里愈发深沉,像是大地凝结的血痂。归鸟成了天幕上疏落的墨点,还在寻找今夜栖身的芦苇。我转身离去,身后,是十月鄱阳湖一个异常漫长的旱季。
带走的,不是秋水长天的诗意,而是一份关于水、关于生命、关于这片土地未来的,沉甸甸的牵挂。
(文/生态零距离)
| 我也说两句 |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