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坚持“四个加强”,全面落实辽宁省第2号总林长令,压实巡护监管、强化执法监督、实施重点工程、创新科普宣教,全力守护候鸟迁徙的安全通道,为野生动物筑牢安全屏障。
加强责任落实,压实巡护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林长和巡护员作用,加强野生动物巡查巡护,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市内5大水库、国有林场、湿地公园等候鸟迁徙通道的监测和巡查。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林长开展巡林5580次。同时不断加强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开展越冬水鸟、春季鸟类监测调查工作,严格执行疫源疫病“零”报告制度,特别在辽河口区域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实时掌握候鸟“疫源、疫病”信息,全面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和异常风险防控工作。
加强执法监督,筑牢野生动物保护屏障。扎实开展“清风行动2025”“保护春季鸟类”“网盾”等专项治理行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网信办等部门对花鸟市场、农贸市场、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机构及其制品经营利用机构等开展全面排查,查处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4起,收缴野生鸟类48只,严厉打击和惩治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多部门联合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长效机制,打出野生动物保护“组合拳”。
加强科技赋能,实施重点保护工程。组织实施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一系列项目,将红外相机、高点位摄像头、无人机等智能监测与传统人工巡护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候鸟迁徙监控体系。建立2个监测大平台,利用大数据对候鸟迁徙路线、栖息时间、种群数量等进行分析,对候鸟迁徙通道、停歇地、繁殖地等区域加强巡护值守,确保候鸟迁徙安全。开展丹顶鹤人工繁育和野化工作。2016年至2024年人工繁育442只(2025年繁育工作未结束,现繁育成活78只),人工繁育技术不断成熟。已成功放归野外255只,野外配对达到15对,3年来成功繁育后代34只,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和野外种群复壮具有重大意义。对黑嘴鸥繁殖地进行改造,科学管理区内水位和植被,为黑嘴鸥营造适宜的栖息繁殖环境,黑嘴鸥繁殖种群由1991年的1200只增加到现在的10000余只,盘锦南小河区域始终保持世界上最大种群的黑嘴鸥繁殖地称号。
加强宣传创新,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加强特色物种展示,依托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高质量策划“辽河口湿地三宝”等一批宣传片,制作“小黄鹤”“斑海豹”“黑嘴鸥”等专题科普读物,以视频、故事等形式宣传盘锦旗舰物种。出版印刷《盘锦鸟类图鉴》、编印《盘锦地区市场交易鸟类识别图谱》,图文并茂宣传鸟类鉴别常识。组织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政务公开日”主题宣传活动,到市场、公园、自然保护地、学校、社区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讲座、书画展、知识问答等,采取“线上 线下”模式,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4200余份,接受咨询630人次,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盘锦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和西太平洋候鸟迁飞路线上,每年迁徙停歇鸟类超百万只。近年来,盘锦市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野生动物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丹顶鹤、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盘锦市现有各类野生动物497种,其中鸟类324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7种。下一步,盘锦市将持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不断提升保护能力和水平,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审核:刘野
单位:局野保科
供稿:杜若瑄
摄影:隋欣、符晓
编辑:符晓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