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全面停伐迈向科学管护——天然林保护修复的云南实践

媒体: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内详
专业号:拉市海保护区管护局 2025/10/9 14:35:31

云南是林业大省,森林面积3.18亿亩,森林覆盖率55.25%,天然林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71.91%。从高空俯瞰云南,森林绿意几乎布满整张画幅,或深或浅的绿色将云南装点为中国西南疆域上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这是云南天然林保护修复从全面停伐迈向科学管护最生动的注脚。

时间回到2016年,云南在持续深入推进天保工程建设的同时,启动实施非天保工程区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天然商品林停伐试点工作,云南天然林全面停伐,推行全面保护。近10年来,云南以提升天然林质量效益为核心,持续推动天然林保护从全面停伐向科学管护的转变,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云南林草实践新篇

核实本底数据,增强资源管理“精准度”

天然林数据摸不清,怎么办?

准确把握天然林资源情况历来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工作。

云南天然林的林木起源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的特性。例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等区域雨水丰沛、温度适宜的区域,在没有过多人类活动干扰前提下,人工林仅需3至5年时间,就能逐渐演替更新为天然林。而一些人工种植的林木,由于资源调查标准不统一,技术力量和手段薄弱等原因被错划为天然林。在这样的前提下,云南天然林本底数据难以摸清,给天然林资源精细化管理带来巨大挑战。2023年,为从源头上解决云南天然林保护科学规范的问题,摸清天然林资源底数及分布范围,确保云南省天然林应保尽保、政策落实不重不漏,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启动天然林调查核实工作;2024年,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开展的林草湿荒普查工作中,结合天然林调查核实初步成果,云南对天然林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甄别核实,技术人员上山入林,分地块逐一调查核实天然林起源、权属、地类等数据,汇总信息、严格审核、层层把关......全省各级林草主管部门与技术支撑单位近5000名林草工作人员参与其中。

技术培训、操作指导,资料搜集、实地核实,数据审核、现场抽查,数据处理、成果制作。“每一步都很不容易,但每一步都值得。”省林草局有关人员介绍,天然林调查核实及林草湿荒普查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库中云南天然林相关数据,夯实了云南省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基础。

加快站点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力”

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的主战场在云南广袤的山区、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站点和护林员离山林最近,他们是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成效的“最后一公里”,是“最关键一公里”,发挥着前哨和尖兵作用。

云南天然林面积广,大多数林区山高路遥、远离城镇、林情复杂,管护难度大,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加上部分站点建成时间较长、设施老旧、功能欠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难以保障护林员正常生产生活需要。为管好护好天然林资源,省林草局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立足于“建设一个站、选聘一批人、划好一片山、形成一个网”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森林资源管护站点建设,着力改善护林员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天然林资源管护质效。

一组数据见证了护林员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目前,云南森林资源管护站点3810个,“十四五”以来,新安排森林资源管护站点建设项目595个,其中新建管护站点463个,维修改造老旧站点132个。

走进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西拉河森林资源管护站点,乌瓦白墙,绿树成荫,为护林员撑起一片遮风挡雨的小小天地。“管护站点建成以后方便多了。”西拉河管护站点的护林员说,“平时进山巡林,一身汗两腿泥,有时还不能当天往返。现在站点离责任区近,能解决吃住问题,还可以洗个热水澡,条件比原来好多了,也舒服多了。”

强化机制建设,打好政策保障“组合拳”

为强化机制建设,夯实保护基础,2022年,省林草局明确提出以县为单位,构建全域覆盖、标准一致、管理规范的森林资源统一管护体系。“如何划分管护责任区?”、“怎样合理设计护林员巡护路线?”、“新聘护林员管护费从哪里来?”......在编制森林资源统一管护县级实施方案过程中,省级有关部门及时开展工作培训,邀请专家为全省12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专题授课;搜集整理出78个问题,针对性答疑解惑;组织技术人员赴各地开展业务指导,切实保障工作开展......目前,云南省划定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区10.39万个,实聘生态护林员24.45万名,云南“统一划分管护责任区、统一落实管护责任制、统一管护人员聘用管理、统一管护成效考核”的森林资源统一管护体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建立起来。

在天然林调查核实工作的基础上,云南积极探索建立天然林动态管理机制。地方林草主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天然林起源、权属等错误可以依照“实事求是、生态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有关规定进行年度修正,按照实际情况申报年度天然林保护修复任务及资金,确保天然林保护修复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每一笔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加强天然林资源科学管护,不断提升天然林质量效益的路还很长,需要久久为功!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在美丽中国的实践篇章中留下了绿美云南印记,是云南林草干部职工的初心和使命,它不会变!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天保办   何宛谦   张丽涛

阅读 29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