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友人莫斯文:丽江是我的“心”家
“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对55岁的美国人莫斯文而言,这句话恰是他16年中国生活的生动注脚。16年中国生活,11年扎根丽江,他带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在这里种下事业的种子,收获了亲情、友情与归属感,让异乡变成了真正的 “家”。
从文化向往到丽江扎根,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赴
莫斯文与中国的缘分,始于自幼受母亲的影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8年,这份情结驱使他带着家人来到昆明学习中文,开启了在中国的生活篇章。从大理的生活工作过渡,到2013年应朋友之邀来到丽江,他的脚步始终追随着内心对中国的向往。
莫斯文察看树苗生长情况。(丽江融媒记者 和宝魁 杨国辉 摄)
在丽江,莫斯文找到了事业的落脚点。他发现丽江的气候与美国华盛顿州颇为相似,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恰好满足车厘子对温度的生长需求。于是,他开办了农业技术推广公司,从种植车厘子、苹果,到2018年专注培育钻木和接穗苗,产品销往云南各地,他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转化成了扎实的事业。
以心换心,事业里的温情联结
莫斯文的苗圃园里,藏着跨越文化的深厚情谊。7年前,他在漾西村租地时结识了纳西族村民阿伟,初次见面的投缘让他邀请阿伟来苗圃帮工。如今,阿伟已成长为专职管理员,两人天天一起工作、一起吃饭,成了彼此最信赖的伙伴。每年除夕,莫斯文都会带着家人去阿伟家过春节,和他们一起看央视春晚、玩游戏、吃烧烤。
莫斯文夫妻与阿伟一家合照。(丽江融媒记者 和宝魁 杨国辉 摄)
莫斯文与阿伟一起种植树苗。(丽江融媒记者 和宝魁 杨国辉 摄)
对待客户,莫斯文同样用心。果农订购的苹果苗出土后,他第一时间浸水、打包,防止树苗失水。送别货运司机时他反复叮咛:“见到客户时,一定要记得提醒他们种的时候要浇很多水,辛苦了,谢谢你!”质朴的话语里,是对事业的敬畏,更是对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赤诚。
莫斯文在苗圃里修剪树苗。(丽江融媒记者 和宝魁 杨国辉 摄)
家的模样,亲情里的归属感
对莫斯文而言,丽江不仅有事业,有一个温馨的家。他的四个孩子都在中国长大,三个儿子虽已回美国读大学,但小女儿莉莉在丽江出生、成长,早已把这里当作故乡。“我觉得西餐太腻了,更喜欢米线、炒饭,云南这边的美食。”莉莉的口味里,是对云南生活的深深融入;当被问起 “是哪里人”,她毫不犹豫地回答 “丽江的”。
莫斯文周末陪伴家人。(丽江融媒记者 和宝魁 杨国辉 摄)
家庭时光是莫斯文雷打不动的坚持,周末一定留给家人。妻子也爱上了这里的热情与友善,“交了很多好朋友”。16年中国生活,11年丽江记忆,莫斯文坦言:“99% 的美好记忆,都刻在了这里。”
心之所向,便是吾乡
从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到在丽江扎根的事业;从与纳西族村民的深厚情谊,到家人对本地生活的完全融入,莫斯文一家用11年时光证明,家的定义从不限于血缘与国籍,更在于心灵的归属。
莫斯文一家三口合影。(丽江融媒记者 和宝魁 杨国辉 摄)
当莫斯文说:“我们的心在中国。”
当莉莉说: “丽江真的就是我的家。”
那句 “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有了温暖的诠释,心若扎根,他乡便成故乡;情若相融,岁月便皆温柔。丽江的山水、人情与烟火,早已成了莫斯文一家生命里最珍贵的 “家的模样”。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